螳螂捕黄雀

  一只螳螂一直在嫉妒黄雀。因为俗话说的好: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

     这恰好说明,螳螂不如黄雀。那只螳螂不服,他不相信螳螂不如黄雀。所以他要把“螳螂捕蝉”改成“螳螂捕黄雀”。接着,那只螳螂给自己取了个极富有现代性、艺术性和战争性的名字,叫“扫黄游击队”。专扫黄雀。

   扫黄游击队拎着他的两把青螳螂偃月刀到处找黄雀,愣是找不到。扫黄游击队又苦苦寻找了一年,终于找到了。

   黄雀是一只萤火虫。为何取此名,待我慢慢道来。当黄雀父母还未认识的时候,黄雀母被一只黄雀捉住,那只黄雀叫螳螂。螳螂并不急于吃黄母,而是先慢慢折磨。螳螂准备折磨黄雀母的方式有如下4条:

   1、拔翅膀 2、拆腿 3、剖腹 4、喝血。

   很幸运的,在螳螂未对黄雀母下毒手前,一道闪电划过螳螂眼前,螳螂还未反应过来,黄雀母便消失了。那道闪电就是黄雀父。

   一桩很经典的英雄救美。英雄救美的结果必然是结婚生子。黄雀母产仔量很高,一次就生了一窝。

   黄雀的父母给他们的宝宝们分别取名为:黄雀、黄雀甲、黄雀乙、黄雀丙、黄雀丁……黄雀父母要报复黄雀,把黄雀当小孩养。黄雀的父母给他的孩子取名取得不亦乐乎。

   一日,黄雀出去玩,未跟其父母打好招呼,在外玩了好长时间。黄雀父母见黄雀半天不回家,又找不到黄雀,着急了,到处叫:“黄雀!黄雀!”。黄雀听见了,啪啪翅膀飞回了老巢;但扫黄游击队的耳朵也不善,也听到了,马上偷偷地跟着黄雀去了他家。

  扫黄游击队如奥特曼般降临在黄雀一家面前。

  首先,是黄雀遭到了扫黄游击队的毒手,四虫分尸。黄雀父母及其兄弟姐妹们看此景看得脚软翅膀软,跑不动飞不走。扫黄游击队分解完黄雀后,又抬头发现前面竟然还有与黄雀一模一样的虫子一动不动,大喜,心想竟然有这么多笨蛋黄雀呆着不动,于是便一一上去施暴:肢解黄雀甲、解剖黄雀乙、生吃黄雀丙……

   扫黄游击队吃撑了,便把剩下来的打包。满载而归,班师回朝。

   扫黄游击队高回家途中兴地想着:“现在‘螳螂捕蝉’终于可以变成了‘螳螂捕黄雀’了!”

   却殊不知螳螂捕黄雀,蝉在后。

 

 

 

下一篇:评论员

上一篇:舞于仙人掌

返回